仲夏时节,共和县沙珠玉乡耐海塔村的二层小楼老年互助幸福院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幸福院门口的长廊上,72岁的祁永龙正在用餐,和煦的微风吹动廊边柳树,绿油油的树叶间漏下斑驳光影,洒在他脸上,笑容里满是幸福。这几年,从城市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到乡村深处的互助幸福院,一项项暖心的养老服务项目正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落地生根。
医养结合的“快乐港湾”
7月23日上午10时许,共和县城东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里已是热闹非凡。70岁的薛存宝正和老伙计们围坐棋盘前切磋技艺,活动室另一头,几位老人挥拍打球,笑声阵阵“。活动中心开了以后,我们都有地方可去了。”薛存宝笑着说,以前没地儿去,现在每天都来,能下象棋、打乒乓球,中午还能在这儿吃饭,心里挺温暖。这些遍布城乡的“幸福驿站”,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更多欢笑与温暖。
共和县城东日间照料中心总负责人阿金总介绍,该中心成立于2024年8月,占地750平方米,设有7个功能区,让百余名老人体验“医养结合”的新生活。“我们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养结合、文化养老’的新模式。”
老人们在幸福院里一起吃饭、下象棋、做针线活、唠家常,这样温馨的画面每天都在上演。
互助幸福院就像一个大家庭,不仅让老人们吃上热乎饭,精神上也得到了充实,让“空巢老人”等标签在这里销声匿迹。
烟火气里的“幸福据点”乡村深处,幸福版图仍在不断拓展。在共和县沙珠玉乡下卡力岗村,一处崭新的互助幸福院即将完工。村党支部书记山珠加介绍“:这是2025年共和县民政局为我们实施的互助幸福院项目,总面积75平方米,配套建设厨房、储物间和餐厅,预计今年8月15日完工,能容纳40到50人。”
邻近的耐海塔村里,此刻已是饭香四溢。老人们说,现在的政策特别好,他们在这儿能吃能喝,每天饭菜都变着花样,今天洋芋熬菜、明天面片,大家热热闹闹吃饭,吃完还能下象棋、跳舞,晚年生活特别开心。
据了解,耐海塔村60岁以上老人有340人,占全村人口的17%。2022年,这座占地200平方米的互助幸福院落地投用,让“六个老有”真正落到了实处。
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
在海南州五个县的互助幸福院随机走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幸福院均设有食堂、棋牌室、舞蹈室等,部分还设有宣泄室、按摩室等。“我们现在正在改建,投资20多万,建好以后,村里的老年人就可以在这里吃饭了。”共和县下卡力岗村党支部书记山珠加说。
“2025年全省1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改扩建项目中,海南州五县有24个村纳入计划,将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成后能覆盖周边2000多名农村老人。”海南州民政局副局长许正平表示,项目优先布局在人口老龄化突出、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2023至2025年,全州已对68个村实施互助幸福院改扩建,彻底解决了村内留守老人吃饭难、照料难的困境,真正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这些幸福场景的背后,是海南州对养老服务的持续投入。该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建成投用多处互助幸福院、开设多个“爱心食堂”,让家门口的幸福照进现实,让互助幸福院成为“农村幸福圈”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