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巧玲
离天空很近的人也许格外浪漫,因为天空中翱翔的鸟儿早已把悠闲和自由根植于这些人们的心里。所以青海人骨子里就有洒脱的成分,他们特别爱花,房前屋后总是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因此青海地区的人们,从三月中下旬开始,就陆续出来游山玩水、观景赏花了,这种情形会一直延续到初冬天气变冷为止。
他们看过探春花、桃花、杏花、梨花、迎春花、玫瑰花、郁金香、丁香花、牡丹花,到了端午节前后,田埂旁、河滩边就围满了观赏马莲花的人;有条件的人,则驱车到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或西宁市湟中区群加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杜鹃花。
听去过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花花海”的游客说,只要看过那里的杜鹃花,那么这一年整个人都会沉浸在如梦如幻的紫色里飘飘欲仙,不能自已。因为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花花海是青海省面积最大的杜鹃花海,约有23万亩(约1.54万公顷),公园里杜鹃花傲然怒放的时候,朵朵鲜花争奇斗艳,将一座座山梁“晕染”成浪漫的紫色,淡雅的花香弥漫着整个原野,山中烟雾缭绕,整个山谷恍若仙境,行走在山中的人们自然而然就飘飘欲仙陶醉其中了。
生活在花的海洋,我们一边赏花一边劳作,不知不觉就到了夏季。夏季可是青海人“浪山”的好时节,草原上、树林里、河边上、山岗上,到处都是避暑游玩的人。
七月中上旬,是共和县恰卜恰镇风景最美、气候最宜人的季节,也是当地人外出游玩的最好时段。
周末,出门游玩的人,已经早早地在共和县恰卜恰通往新寺的公路旁边的树林里搭起了帐篷,帐篷前的小方桌上摆满了各种水果和食品,大人们三五成群地喝茶聊天,孩子们呼朋引伴追逐嬉闹,好不惬意,好不热闹。
和家人或者朋友在这里即使分食一袋葵花籽、共饮一壶白开水,想必也是幸福的,因为这里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好极了。
看吧,金黄的油菜花、碧绿的麦田,被长在田埂上大片大片的紫色野花分隔着,层层延展,连接着远处瓦蓝瓦蓝的天空,远远望去多像一副五彩斑斓的油画啊!
这里的风景不但整体看起来是一副多彩的油画,就某个小小的角落来看也是一副完美的彩画,因为田野里到处都是野花,有红花岩黄耆、马先蒿、蓬子菜、斜茎黄芪、山马兰、瓣蕊唐松草、狼毒花和各种叫不上名的野花,而且姹紫嫣红的野花总是相互簇拥着生长在一起,在清风和阳光下卖弄着各自美丽的姿容,野花色彩各异,参差不齐,自然天成,美到极致,谁说这不是大自然随手描绘的一幅幅小彩画?
离下梅村附近的公路两旁长满了红花岩黄耆,小月牙一样的紫红色花朵,在绿草的映衬下格外耀眼,花朵缀满了花穗,一簇连着一簇,人工栽种似的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侧,前后延绵几百米,蔚为壮观。
来不及仔细观赏红花岩黄耆的妖娆,旁边一片不一样的紫色花又一次深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啊,那就是高原有名的植物精灵——马先蒿。
有一位作者是这样形容马先蒿的花冠的,我觉得他的比喻形象极了:“马先蒿的花冠有很多种形态,有的长出长长的‘喙’,盘曲向上,宛如一头在嬉戏玩耍的小象;有的微张双唇,有如调皮的顽童在品尝甘甜的雨露;有的彩裙飘扬,像在风中起舞的翩翩美人;有的引颈而望,似殷切期盼故人的怀春少女……”他还说:“马先蒿的花色也有很多种,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粉的、蓝的等,有的还有斑点或条纹,构成了高原高山上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是的,我们恰卜恰境内就有紫色的马先蒿,也有黄色的马先蒿,它们共同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乐趣。
欣赏完红花岩黄耆和马先蒿,你再瞧瞧身旁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瓣蕊唐松草。这是一种气味清香,洁白素雅,造型别致,随风摇曳,动感十足的非常美丽的野花。如果一簇簇长在一起,那么整个群落宛如覆盖了一层皑皑白雪一样,画面十分唯美和壮观,所以曾被一些花痴誉为“大草原的六月雪”;如果长在众花之中,那么在各种花色的映衬下,它则卓尔不群,显得更加娇艳。
金黄色的蓬子菜、深蓝色的斜茎黄芪、浅蓝色的山马兰和各种叫不上名的野花,统统散落在田间草际之间,和成片的油菜花一起,共同渲染恰卜恰浪漫而热烈的夏天,呈现出山花烂漫的美好景象。
陌上花开等你来,亲爱的朋友们,眼下正是恰卜恰最美的旅游季节,愿你能在恰卜恰“遇一片花海,染一身香气”,听一听蜜蜂嗡嗡喧闹的声音,看一看蝴蝶翩翩起舞的样子,并亲临现场深入了解和观赏一番高原奇异的花草。来吧,朋友,愿你乘兴而来,满载而归!